你愿意跟谁学?——谈两种教师形象的选择

人生中会遇到很多老师,但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值得你跟随。特别是在语言学习乃至人生发展过程中,选择什么样的教育者,往往决定了你能走多远,看多深,学多久。 


我曾遇到过这样一种教师:他自诩是大学讲师,是“正统”的象牙塔之声。他眼里容不下任何其他教育形式,更无法承认别人的成就。他习惯站在所谓的“学术高地”上俯视众生,讲话永远带着指责和否定,心中充满了狭隘、自负与优越感。对他来说,只有自己才配称为“老师”,他人不过是“庸才”、“投机分子”、“装腔作势之辈”。 


但很可惜,这样的人往往并不真正了解教育的本质。他们不理解“无常”,不理解“人是可以改变的”,也不理解时代早已不是一言堂与师道尊严的独白,而是共创、共学、共成长的对话结构。 


选择这种老师,你会感到压抑、自卑、迟疑。他不允许你提问,不愿意倾听你的难处,只会告诉你:你不够好,你不配学,你永远不如我。 在这样的环境中,学生学到的不是知识,而是恐惧;学到的不是成长,而是退缩。更严重的是,你会逐渐被他的偏执同化,学会用偏见看世界。 


但幸好,还有另一种老师存在。他或许不在体制内,却始终在教育的最前线;他或许不打着“学术权威”的标签,但却始终在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。他不标榜自己多懂,而是乐于分享所知;他不吝啬赞美,而是真诚鼓励;他不是用“标准答案”来压制你,而是用“理解与经验”去引导你。 


这样的人,懂得教育的温度,也有面对现实的广度。他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,从不用架子压人,也从不把自己当成终点。 他明白知识本身只是工具,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用这把钥匙,打开学生心中的那扇门。 


所以,如果你问我该选择哪种老师,我会毫不犹豫地说:选那个让你觉得自己可以变好的人,而不是那个总让你觉得自己不够格的人。 


教育不是塑造顺从的听众,而是唤醒自主的生命。 


别让一个狭隘的“老师”限制了你对世界的想象。 


与其仰望权威,不如亲近智慧。 


与其臣服于傲慢,不如选择一位真正懂得陪伴成长的人。


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 请根据文章内容,选择最恰当的答案。 

 62. 根据文章,下列对“狭隘型教师”的描述,不正确的是: 

A. 无法承认别人的成长 

 B. 喜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 

 C. 习惯以高姿态看待他人 

 D. 缺乏教育的灵活性与包容力 

 63. 关于“开放型教师”,下列哪两项是正确的? 

 ① 倾听学生的需求 ② 拒绝非传统教学方法 ③ 强调共学与共创 ④ 更关注学生内在的成长路径 

A. ①④ 

B. ②④ 

 C. ①③ 

 D. ②③ 

64. “教师越是狭隘,对学生的影响就越……” 

A. 深刻 

B. 激发思辨 

C. 消极 

D. 持久 

65. 根据文中推断,下列哪种老师更容易“形成教育闭环”? 

A. 自我中心型 

B. 包容理解型 

C. 学术严谨型 

D. 高学历型 

66. 文章中强调教育的本质是: 

A. 传授专业术语 

B. 复制权威声音 

C. 唤醒学生的能动性 

D. 体现教师的学术地位 

 67. 关于选择老师的观点,最贴切的一项是: 

A. 与其听话,不如跟随思考者 

B. 越有架子的老师越有分量 

C. 老师越难懂说明水平越高 

D. 学术地位决定教学能力 

68. 本文作者对“教育者”的理想定义应为:

A. 专业、沉默、权威 

B. 善于表达自己观点 

C. 能陪伴学生成长、引导方向 

D. 永远站在标准答案的一方


Đăng nhận xét

Mới hơn Cũ hơn